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开放与交流» 学术报告

贺泓 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报告题目:灰霾成因:非均相大气化学研究进展与挑战
     报告人贺泓 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时间9月10日(周四)下午3:00,
       地点:良乡校区工业生态楼118报告厅 
   报告摘要
    简要介绍关于灰霾成因的科学已知和未知,力图从国外已有经验、我国大气污染现状和近期研究成果出发,科学理性认识我国东部灰霾高发的原因,展望相关学科交叉的研究热点问题,共同探讨控制灰霾污染的必由之路。
    我们前期研究发现了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在矿质颗粒物上协同作用促进表面硫酸盐生成的新机制,提示大气复合污染降低气态污染物大气环境容量的可能性;发现气态污染物与颗粒物之间的界面反应,导致颗粒物表面生成具有强吸湿性的盐,在较低的相对湿度下即可发生吸湿增长,从而极大促进了颗粒物的成霾能力;证实了黑碳颗粒物可与大气中臭氧、二氧化氮乃至分子氧发生界面反应,利用分子光谱技术,首次提出与分子氧的快速光化学反应是黑碳大气老化的主要过程;明确了黑碳骨架与臭氧反应的活性位点;提出表面有机碳(含多环芳烃)在黑碳大气老化和气态亚硝酸的生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并建立了构-效关系。研究发现,老化过程生成醌、酮、醛、内酯和酸酐等含氧物种,使疏水性的黑碳颗粒物转变为亲水性颗粒物,从而改变了其环境效应。
    但是非均相大气化学研究中仍有许多基础性科学问题有待认识,例如二次细颗粒物的形成机理,特别是其爆发式增长的物理化学机制和致霾效应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例如,在二次细颗粒物的形成机理方面,VOCs的SOA生成势及生成机制、颗粒物种子对SOA生成的影响、SO2的均相氧化及成核机制、污染气体在颗粒物界面的多相转化机制、液相反应对二次组分形成的贡献、多污染物体系的复合效应;在大气颗粒物的老化及其致霾效应方面,非均相和多相反应的机理和动力学、多相反应与吸湿性的相互作用、界面过程对氧化剂的活化机制、有机气溶胶老化与氧化态变化、混合态对吸湿性和光学性质的影响、混合颗粒物吸湿过程中的化学反应、有机气溶胶的吸湿性和挥发性等都是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的课题。
 报告人简介
     贺泓,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大气污染控制中心主任,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990年从北京理工大学获国家教委选派赴日本留学,1994年在日本东京大学获得物理化学专业理学博士学位。1994年-2001年先后在日本、美国、加拿大从事机动车尾气催化净化、超高真空下单晶表面气固相吸附和催化模型研究。2000年度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2001年底回国工作。主要研究课题包括(1)NOx的催化净化机制与应用技术原理;(2)柴油机尾气催化净化研究;(3)典型温室气体的催化消除;(4)室内空气常温催化消毒净化技术;(5)非均相大气化学过程和灰霾成因。以第一作者或责任作者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包括PNAS, Angew. Chem. Int. Ed., Chem. Commun., J. Catal., Environ. Sci. Technol., 上发表论文196篇。回国后申请国家发明专利获授权19项,有10项专利技术转让给企业实施应用,部分成果应用于重型柴油车尾气污染控制和北京奥运设施的室内空气净化,实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担任国家863主题项目“柴油车排气净化关键技术与系统”首席专家、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首席科学家。2005年获得GM(通用)中国科技成就奖; 2006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8年获科技奥运先进个人称号。获2011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14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多项奖励。任Catalysis Surveys from Asia主编和多个国际、国内学术期刊编委。